价格不透明、清运不及时、过程不环保
一直是居住区装修垃圾传统清运模式的痛点
也是城市综合治理的“老大难”问题
其中,短驳环节的诸多痛点,更是亟待解决
如今,宝山区通过
“第三方电动三轮车上门收运模式”
随申办上线“运清爽”预约平台等
一系列创新举措
让这一难题逐渐得到破解
“点对点”
上午10点多,月浦八村161号楼居民王阿姨家装修时新产生的几袋建筑垃圾,直接被装进停在楼门口的黄色电动三轮车,并短驳至镇域内的中转站。
王阿姨算了一笔账,这次装修面积不到70平方,预计将产生150包装修垃圾,包含清运+短驳,费用共1200元,比以往物业代收费时按面积框算的2100元便宜不少,而且更快捷。
王阿姨:“我们打电话他们就来车拉,随叫随到的,费用比较透明,应该能节约大概百分之三四十。”
提供短驳服务的第三方上海欣顺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海荣说,居民只需提前一天约定上门时间,就可以通过上门收运服务模式,解决了小区进出通道空间有限,卡车和铲车作业中容易磕碰车辆、公共设施、压坏路面等问题。
黄海荣:“我们现在利用电动三轮车,它小巧灵活,在较窄的道路上都能够实现清运。业主是不需要将建筑垃圾放到地上等待的,只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把建筑垃圾放到停在所在楼栋口的三轮车上,做到建筑垃圾不落地,就能清运出小区。环卫的卡车直接到中转点,就把垃圾就给清运走了。”
让记者略感意外的是,新模式也受到了小区物业的欢迎。经理徐晖说,对物业来说,短驳服务看似有利可图,实则是个 “烫手山芋”:提供短驳服务成本高,需要配备人力和设备,导致价格上升。而高价又引发居民不满,怀疑物业 “坐地起价”,还不如不做。新模式下,物业不仅减少了矛盾,还节省了精力。
物业经理徐晖:“我们小区比较大,每年的装修还是量还是很大的,以前都是在楼下,放得到处都是建筑垃圾,我们的师傅就会花很大的精力想办法要运掉。物业其实也不愿意去管这个事情。现在,及时地把建筑垃圾就清运掉了,这样对我们也方便了很多。”
投诉工单≈0
针对老旧居民区多、公共空间有限的现状,月浦镇创新打造的这种“点对点”的“第三方电动三轮车上门收运模式”,解决了老旧小区建筑垃圾收运效率低、乱堆乱放等问题。
新模式推行接近2年,已实现镇域56个小区全覆盖。由此带来的变化,让月浦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负责人徐伟东感受很深: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有关建筑垃圾清运的工单几乎为零。
徐伟东:“新的模式做之后,我问了好多居民,他们说现在这个价格比以前便宜多了。每个礼拜我们都有一个巡查队伍,在56个小区查问题,一年有两次和第三方的务虚会,找问题怎么解决,年终还有对他们的考评。”
目前,新模式已在月浦、高境和庙行推进,宝山区绿容局正考虑将这一做法向其它街镇推行,同时,还将加大推广专用回收箱上门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决装修垃圾清运“短驳”环节的痛点。
“运清爽”升级
实践而来的经验以及数据,经过前期调研梳理,都汇总到了宝山区在随申办上最新上线的宝山区“运清爽” 装修垃圾清运预约平台上。区绿容局环卫科副科长陈东红介绍,平台颗粒度细至“小区”,供居民或物业按需使用。
陈东红:“我们这个平台着重就是分两块,一个是居民预约,一个是物业预约。还增加了‘一小区一方案’的这种模式,每个小区后面点进来,除了清运价格——6块/袋,900块钱/8吨车写明之外,如果这个小区的物业提供短驳服务,我们把短驳收费也写上去。”
居民预约流程为:线上预约→短驳车送箱上门→拍照投放→预付费→清运后确认支付。全程可追踪,垃圾不落地,尤其适合无固定堆放点的小区。
物业预约流程为:居民付费至物业→物业统一预约→清运公司按车结算。适合有集中堆放条件的小区。